cdchenli 发表于 2011-7-14 01:32:12

暴料:《红楼梦》领衔编剧顾小白是邓州冠军的

顾小白的《红楼梦》和电影梦(图)






  顾小白档案:因统筹编剧新版《红楼梦》而备受瞩目。生于1977年,北京交大毕业,河南邓州人,高山族,现居北京。影评人、编剧,被誉为“民间影评的代表力量”,其电影随笔与评论个性十足、富于情感,具有强烈的批评力度。出版有《顾小白电影随笔——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失忆谅解备忘录》、《家卫森林》等畅销书籍,曾为各大传媒撰写影评及随笔专栏。2002年完成二十集电视剧处女作《捆绑上天堂》(李少红导演,因故未拍),2006年完成电影编剧处女作《红色康拜因》(蔡尚君导演),该片获第十二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及希腊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亚历山大奖。

  亦真亦幻《红楼梦》

  新报:到现在为止,新版《红楼梦》基本已经编剧完毕,你和青枚在做最后审定,你们的审定可以作为最后的结果吗?

  顾小白:只能说是初稿,现在还在统筹,我们看一看每一集还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增加和删减的,整体结构也还会进行相应调整。这个项目不是编剧说了算,也不是导演说了算,还要有红学家参与意见。我们只是把最初的拍摄本做出来,做一些风格、创意、氛围和内心、动作这些细节方面的创作。

  新报:现在这么多人关注你们这些年轻人编剧新版《红楼梦》,而且出现了“做足情色”这方面的报道,这对你有没有影响和压力?
  顾小白:对我本人没有影响,某些媒体胡编乱造断章取义的话我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我了解现在的娱乐传媒及其操作手法,但这些不靠谱的报道和误解,可能对项目和剧组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影响进度,因为这部戏牵扯到方方面面的人、事、物,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报:一千人有一千个心中的《红楼梦》,在决定编剧《红楼梦》之前和之后,你对《红楼梦》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网上对你说要表现《红楼梦》里人物的“执著”一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顾小白:大学时我看过几遍《红楼梦》,很喜欢这部小说,但理解不深刻,那时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谓人生观,以及对命运的理解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更多是从小说层面上,觉得小说把那么宏大的画卷和那么多的人物都塑造得很成功。把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就不一样了,需要考虑怎样在现代视听语言下亦真亦幻地表现《红楼梦》,而不是像87版《红楼梦》那样写实、四平八稳。

  至于“执著”,是佛教上的一种说法,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解释。风月、妄情、权势、名利……七情六欲、虚妄繁华……都令人五迷色目、盲心追逐,正因这执著,才会有贪痴嗔,才会有大悲剧。我们每个人都很执著,但人生最大的障碍和困境就是执著,因为没有人能放下,很难做到超然而去。《红楼梦》最伟大的地方在于能够穿透生命的本质,它表达了人生都是虚妄的,这个虚妄中唯一还有些意义的就是情感,但“情”与别的东西一样,执著的结果还是悲凉,所谓放下,真的很难做到。所以王国维大师对《红楼梦》的主题理解令我感同身受:人生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痛苦。

  新报:李少红选择你和其他7个80后的写手来编剧新版《红楼梦》时你有没有犹豫过?我觉得改编名著不是个容易讨好的事儿。
  顾小白:我本身是不想做电视剧的,我喜欢做电影,因为电视剧创作起来更像一个工种,需要技巧,不适合我。但新版《红楼梦》不是靠技巧来取胜,而是靠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力。如果接手的话,让自己受益匪浅,对很多东西的感悟更深。所以没有犹豫。

  新报:你对80后写作者怎么看?
  顾小白:80后的作品我没怎么看过,他们有他们年龄层的读者。至于一起写《红楼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动笔前我们开会,在主题和侧重点上有个沟通,然后各自去写。我觉得他们写得挺好。作品的好坏跟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

  新报:有没有预测过将来新版《红楼梦》面世后会失败还是成功?就像你经常预测一部电影的成败一样。

  顾小白:没有想过成败,《红楼梦》肯定会毁誉参半,没有哪个名著改编出来后是大家都说好的。我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达到自己能达到的程度就很欣慰了。这部戏压力最大的不是编剧,而是导演、演员和美工。

  希望能拍出一两部好电影

  新报:从我了解你的文字看,你的文字偏向于自我,随意而感性,这对一个编剧来说是不是一个挑战?编剧更多考虑观众的喜好,而不是自我。

  顾小白:对我来说,确实有一定障碍,职业编剧需要锻炼,技巧性强,还要抛开个人的好恶,我很难成为一个职业编剧,太有技巧性的东西让我有编程的感觉,我不会做那种我没感觉的影视,题材必须是我感兴趣的才行。像前一阵儿热播的《闯关东》、《奋斗》这些,题材与编剧的生活不是特别密切,这种类型的东西我不会做也做不好。我想导演找我写《红楼梦》,肯定不是因为我多会编喜闻乐见或匪夷所思的故事,更多是因为我的细腻和感性,或许这更适合红楼梦,因为它很写意,很意识流。

  新报:说到你的第一部编剧作品,我有个问题,《红色康拜因》并没有热起来,那么,你在批判别人的电影后,自己再创作电影,有没有发现,其实创作电影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这对你以后的电影批判有没有影响?

  顾小白:《红色康拜因》本身就是个没有明星名导的小众文艺片,只在北京的一些影院放映过。这部电影讲述几个农民割麦子的故事,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是河南人,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很长时间,我的舅舅和姑姑们现在仍在农村,所以对这些人我有表达欲望。做电影确实不容易,不光牵扯到创作水准的问题,拍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在参与电影创作及拍摄后,我确实觉得我的影评随笔有点儿纸上谈兵、眼高手低,做完第一部电影后,很惶恐,对影片存在什么缺陷心里很清楚,所以我在博客上说,随便大家来批评。不过写影评,批判性必须大于鼓吹性,所以以后如果还写影评的话,我不会刻意降低对电影的要求,只是相对冷静客观些,而不是那么情绪化。

  新报:你2000年开始写影评随笔,而且很快获得了影迷的认同。是什么促使你写这些东西?

  顾小白:我在大学学的是工科,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北京铁通公司上了四五年班,很无聊的时候,无意中上网发帖子,无意中写下一个名字: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然后写了一个回忆少年时代的港片记忆,只是以狂热影迷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动笔。我觉得也不是因为我写得有多好,只是刚好唤起了一些人的共同记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其实后来我很少写了,因为人越长大,越难被打动,所以我喜欢的电影越来越少,想表达的也就少了,后来只是写一些专栏,甚至为了写而写,所以基本全停了。

  新报:现在你专注于做编剧?

  顾小白:以前写影评只是因为喜欢电影和写作,刚好结合起来了。我现在的理想是自己拍部电影,也不是没有机会,但我觉得我还没有那个能力,还是从编剧开始慢慢积累吧,特别好的电影导演都有编剧能力。但我也不想把编剧和导演作为一个职业,而是希望在我的一生中能拍出一两部好电影,自己喜欢,最好大家也喜欢,就OK了。

  新报:那是远期目标,你有没有想过完成《红楼梦》后做什么?
  顾小白:还没想。本来有几个别的电影计划,但因为《红楼梦》而暂时搁浅了。又或者我会写小说吧,但一是我这个人比较懒,没人拿鞭子催着就很难动笔,另外我一直觉得写一部好小说非常非常难,所以我总想等到想明白了再下笔。我一直是个不太会放松的人,希望自己以后能放松些、释然些,主要是在心态上。一个人,自我灵魂的历练与通透是比工作与生活都更重要的目标。
  安冬说两句:
  很早就听过这么一个说法:看电影,读顾小白,或是先读顾小白再看电影,已经成为许多人选择看电影的新方式。

  据说很多导演拍完电影,在与媒体见面前都要让顾小白先看一下,这说明这些导演对他的评价很看重。所以很能理解,李少红会说:“小白成了我的‘后窗’。”陆川说:“在我的朋友中,我一直觉得小白是很难得的内心从容平静、对于世事很有判断力的一个。”贾樟柯说:“用情观影用心作文是这些年小白风流尽占的秘密。”
  而顾小白则开玩笑说:其实他们不是想让我吹捧,就怕万一不喜欢,手下悠着点儿,别骂太狠。
  很直言不讳的一个人。

  在顾小白和另外7个80后写手接手编剧新版《红楼梦》之前,他的名气更多在电影圈和影迷之间流传,自从10个月前开始参与编剧《红楼梦》后,作为编剧统筹的顾小白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赞赏或者质疑声扑面而来,他说的一些话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而在我看来,顾小白只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影评随笔也好,《红楼梦》也好,都是一个片段。事实上,他本人也并没有因为人们关注《红楼梦》而改变多少。

残缺极品 发表于 2011-7-14 02:19:03

邓州的人才啊!

sonyet 发表于 2011-7-14 02:29:11

楼主认识吗?介绍一下认识认识!

旃麒雅 发表于 2011-7-14 02:33:32

生于1977年,北京交大毕业,河南邓州人,高山族

很年轻哦,咱家乡人骄傲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暴料:《红楼梦》领衔编剧顾小白是邓州冠军的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