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杨树经济发展研究(三)
4.2 劣势(weakness)邓州杨树经济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管理、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市场开发、技术开发和创新等方面。
4.2.1 管理不足致使发展乏力
由于诸多原因,邓州杨树营林业、加工业尚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必要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不能切实有效的指导生产状况,整体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市场无序恶性竞争严重。营林业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指导,对林业的有效投入不够,林地管理粗放,管理措施跟不上,林业技术力量有限,灌溉、松土、施肥、除草、修枝、病虫防治等不能适期、适时、适量,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工业小而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未能组织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没有通过有效的整合,达到科学发展的目标,管理部门虽积极引导组织,但运作的规范性差,其扶持的力度和具体的指导应进一步加强。
4.2.2 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低
尽管邓州杨树种植的历史较为悠久,但大规模、大面积种植都是近年来的发展。小而散,种植管理乱而无序的局面尚没有效改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营林业的置后,必然致使加工业不能有效集中,龙头企业不能尽快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小而全”普遍存在,使各种资源无法得到整合和有效利用,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规模,造成了生产经营的低效率、低效益。反过来,加工业水平较低,杨树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杨树经济效益不能最大发挥出来,必然影响杨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影响营林业的快速发展。邓州是一个财力弱市、农业大市、公共财政对产业的发展支持能力有限。科学引导市场有效整合是切实有效的方法。
目前这种小农种植、小作坊加工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以下弊端:一是分散的生产方式,使得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变得更复杂,成本更高,最终阻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阻碍了管理效益的形成。二是小生产的方式决定了产品数量的有限性,无法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难以适应大市场的需求。这对杨树经济的高端产品打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很重要的。三是资金实力有限,对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引进无法进行更多的投资,对杨树经济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品质保证,市场竞争力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生产的持续发展。这种落后的小生产方式得不到根本转变,我们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便无法实现,邓州杨树经济也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最终影响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
4.2.3 市场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
目前,邓州各类林产品已畅销广东、浙江、沈阳、上海、武汉等省市,还销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但邓州林产品出口的比例仅能占到产量的10%不足,绝大部分产品依赖国内市场消费。根据调查和统计,国内外市场对杨树林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有所下降,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杨树林产品的加工、销售造成很大影响。邓州企业产品的对外宣传和产品销售网络不足,占领的市场份额比例很小。
4.2.4 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不足
邓州杨树经济正处于兴起阶段,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来提升整个产业水平。由于资金、技术上的不足和加工企业经营中的急功近利,突出表现为木材加工企业规模小的多、规模大的加工企业少,初级加工的多,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以产量较大,外销量大的胶合板为例。邓州目前年产胶合板40多万立方米,80%以上产品直接外销,年工业增加值仅6亿元,而这些产品在广东经深加工制成高档家俱、防火胶合板、强化木地板等,价值倍增。北园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杨木胶合板每立方米1500元,进一步加工成实木(杨木)复合地板每立方米达10000多元。若这些深加工项目能在邓州完成,仅此一项,可增加年工业增加值34亿元,占目前全市工业增加值81%,从而大大拉动邓州经济跨越式发展。如果在木质地板、家俱制造、造纸等林产品加工业上涌现3-5家龙头企业,必将带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4.3机遇 (opportunities)
邓州杨树产业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难得的市场发展前景,农业结构调整为林业经济大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4.3.1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需要
发展杨树经济不仅是邓州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绿化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客观要求,是邓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压力日趋明显,生态平衡进一步打破,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减弱。而发展杨树经济,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巨大生态效益。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在为社会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的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污染、改良土壤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对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州按照多种模式发展杨树,在道路、河流、渠道两岸带状成片造林,荒山荒坡成片造林,林间套种、养殖等多种形式,使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作为“天然氧吧”和“绿色水库”,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首先,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的同时,在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无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并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邓州近几年鸟的种类和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野兔、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也明显多了起来。其次,明显提高了大气质量。森林是主要的氧源,经科学测算,1公顷的阔叶林,一天消耗1吨二氧化碳释放0.37吨氧,可供1000人呼吸,同时可吸收二氧化硫748吨,一氧化氮0.38吨,一氧化碳2.2吨。森林通过降低风速、吸附飘尘,减少了细菌的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以此推算,我市60万亩杨树,一天可消耗4万吨二氧化碳,释放1.48万吨氧气,每年可吸附粉尘等有害物质约300万吨,大大减少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三是减少了水土流失,缓解了水资源危机。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土壤象“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通过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作用。据测算,邓州60万亩杨树至少可减少水土流失60万吨,增加贮水量120万立方米。四是明显消除了噪音污染。森林繁茂的树冠,可吸收和降低噪音。据测算,100米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因此,杨树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4.3.2 国家大力支持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机遇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十七大报告在5个方面共15处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中国gcd章程(修正案)》。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表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003年6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它体现了当代最新、最高的国家意志,林业必须大踏步前行。相继实施了六大林业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六大工程规划造林任务7600万公顷,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决定》的出台预示着国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给予林业发展宽松的环境、资金的支持和林木经营者自主权的扩大和税费的减轻,进一步推进林业支柱的形成,特别是六大林业工程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速生林工程的实施,进一步表明我国木材供给将以人工林为主,而人工林的重点将在平原地区。在国家林业局的总体规划中,速生丰产林工程总投资规模为718亿元,河南省投资规模78亿元,位于全国之首,邓州市也在规划之中。河南省《绿色中原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省林业生产投资将达到502亿元,造林3000万亩。所有这些都为邓州林业的腾飞带来良好的机遇。
4.3.3 难得的市场发展前景
林业市场也就是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与社会需求量的矛盾之中。在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社会对林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内森林资源总量的相对匮乏必然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这个大市场为我市林业支柱产业发展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森林面积仅占世界总量的4.6%,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第120位;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归纳起来可以用16个字概括:总量不足、资源匮乏、无林可采、生态失衡。在与同被列为世界四大资源的煤炭、石油、钢铁、木材中,我国的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尚存的12亿立方米最多在6年内便可用光。同时,我国森林资源还存在分布结构严重失衡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土生态的安全。近十年来,我国木材消费需求以平均每年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速度迅速增加,我国的人造板、纸浆、纸板、纸张、原木消费排名迅速升至世界第二,从而使中国很快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木材消耗国。目前,中国木材市场供求缺口巨大,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木材需求量已达到3亿立方米,按照国家下达的“十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每年只能提供1.5亿立方米,木材市场供应缺口达1.5亿立方米。据国家林业局预测,到2015年,全国木材消费量将达到3.3-3.4亿立方米,国内可供应量仅有1.9亿立方米,需求缺口高达1.4-1.5亿立方米,每年木材进口将花掉国家巨额外汇。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限制和禁止木材出口特别是原木出口的国家日益增多,木材供应将进一步趋紧。
4.3.4 农业结构调整为林业经济大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近年来,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结构过剩,蔬菜市场出现饱和,农民增产不增收,调整农业结构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结构调整有很多路子可以走,但以市场为导向、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是必然的选择。农业结构调整为林业大发展带来了机遇。农业结构是农业各生产部门以及部门内各生产项目间的组合形式和构成。农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业和农村工作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其中退耕还林、改造低产田是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营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约造林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就目前形势来看,发展林业产业,特别是人工营造速生丰产林是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把速生丰产林视作一种长周期、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市场需求量大、风险小,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生态效益明显,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4.4 威胁(Threats)
虽然国内外消费市场不断增长的潜力为邓州杨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国内外竞争对手林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杨树产业发展的威胁主要体现为营林业发展困难风险巨大;加工业水平低,有市场边缘化的危险;传统服务业模式制约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亟待提高。
4.4.1 营林业发展困难,蕴含较大风险
影响营林业发展的威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规模面积较大而品种过于单一的杨树种植,最大的威胁就是病虫害,一旦发生,大片的杨树林就为它的迅速繁殖与蔓延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食叶性病虫害可以在一夜之间将大片的杨树林叶子全部吃光或枯萎衰落,蛀干性病虫害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并蔓延开来,若因防治不及时,会形成掏空树干、毁林成灾的空心树现象,大批杨树、大片杨树林会在一场大风后夭折、消亡,由于控制难度大,极易大面积蔓延,将形成毁灭性的灾害和无法估量的损失;二是发展结构过于单一的杨树品种,忽视其它树种的种植,不仅不能有效形成生物多样性隔离带,控制或延缓病虫害的大面积蔓延,而且也不利于杨树的杂交和树种改良,容易造成树种退化,品种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降;三是杨树是喜大水、大肥性植物,一些地方基础条件差,水资源缺乏,林地管理措施跟不上,不能适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松土、施肥、除草、修枝、病虫害防治等,形成成林不成材、效益低下的“小老树”;四是加工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营林业专业化经营水平低,经济效益不突出,影响种植户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持续发展和规模化发展。
4.4.2 加工业水平低,有市场边缘化的危险
邓州是一个农业大市、财政弱市,公共财政支持杨树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而市场竞争又要求它的加工业必需占居高端产品,才能体现后发优势,迅速开拓并占领新的市场,提升加工业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发展壮大起一种产业。这就要求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科技力量投入。从加工业发展情况看,国内广东、上海、江苏邳州等一些地区已发展成为模式较为成熟的经济优势区,国外发达地区加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可靠、市场稳定,都比我们有先发优势,市场竞争使邓州木材加工业有被市场边缘化的危险。同时,由于邓州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在生产技术和装备上普遍比较落后;企业规模过小,生产分散,重复建设等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规模效益;同时,劳动密集型、初始加工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高附值型加工企业少,生产效率、生产效益低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抗风险能力差,周期性的市场波动也必将波及到营林业的健康发展,伤及农民利益及生产积极性。
4.4.3 传统服务业模式制约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亟待提高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一般而言,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是杨树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然而,邓州杨树产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措施跟不上,最终造成杨树品质不高、成材时间延长、供应不稳定,很难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不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加工业的聚集和发展壮大。而加工企业小而全,初级产品多、传统产品多,传统产品加工水平低,居于市场低端,新产品开发少,跟不上市场变化,同业竞争又处下风。生产模式必须由生产型向市场型、信息型转变,以多变的供给适应多变的需求,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更多的订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销售平台,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和研发团队,组建起高效的经纪人队伍,以现代的服务业增强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如何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管理能力,促进邓州杨树经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能力,是邓州杨树经济能否实现“质”的突破的关键所在,是邓州杨树经济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邓州杨树经济的SWOT分析可以用下图来概括性地加以显示。
5.促进邓州杨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今后,邓州要促进杨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就一定要充分认知和切实正视现实,并尽快采取得力有效的对策措施,强化优势,规避劣势,紧抓机会,消除威胁。
5.1 突出政府引导与政策法规的调控作用
5.1.1 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调控作用
杨树经济要取得跨越式发展,政府引导与大力支持是重要的外部条件。一项产业的兴起,单靠自身的发展与市场的自由调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非常缓慢和艰难的,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是一项产业加速形成和成熟壮大的重要条件,如组建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基地,扩大经营规模等,但都离不开市场的作用,必须依托市场,精心组织实施。
5.1.2 实施相关政策倾斜
一是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以稳定林地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为原则,不断完善林业的优惠政策,鼓励群众采取承包、拍卖、租赁、反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大造自有林、股份林、合作林。引导杨树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充分考虑土地承包户和转包户经济利益的情况签订有效协议,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不改变农用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允许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林业经济。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用足用好退耕还林和改造低产田政策,利用“四旁、四荒”、宜林地、绿化地发展林业生产。
二是建立支农信贷机制,疏通融资渠道。要加强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在专项资金、农发资金、贴息贷款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要扶持优势企业和种植大户,尤其对信誉好、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要优先提供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扩大、疏通融资渠道,以优惠的金融政策进行低息、贴息扶持,筹备、划拨专项资金进行重点支持。
三是鼓励相关部门积极支持杨树产业的发展。林业部门改革育林金征收、管理和使用办法,育林金实行即征即返;金融部门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息贷款扶持;交通部门对进境原木和出境成品材完全免费通行,通行费由市财政予以弥补;公安部门加大对毁林案件和破坏加工企业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国税部门对征收的地方税留成部分全部返还,新组建企业自开业起三年内免收一切行政性收费;其部门也作出承诺,力所能及地支持杨树产业的发展。
四是加强对杨树基地的保护和林木育苗繁育基地的保护,以科技力量保障,政策、资金扶持,对杨树的种植、经营管理、采伐、销售、市场管理等方面明确程序、环节,予以简化和优惠支持。
5.1.3 依托法律制度护航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实行法制才能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遇到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为此,必须加快经济立法,建立和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如对政府出台的有关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置之于法律、法规当中,在“法”的框架内,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细则,如不同权属、不同性质土地的转让、交接问题,对合同签定的合法性、合同的基本内容、违反合同行为、扰乱正常收购秩序的处罚等均应做明确的规定。
5.2 强力实施科技兴杨战略
首先是科技兴林,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林木良种繁育水平,提高科学育林,科学管护水平,确保病虫害的防治、控制。一是建立集引种、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基地,广泛引进消化当今高新品种和管理技术,实行集约经营;二是探索一套完整、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把种植密度、模式、管理技术系统化,规范地提供给群众;三是稳定技术服务队伍,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其次是科技兴企,通过技术设备更新和加工技术更新,采用先进科技,引进先进的制造工艺,实现以板皮加工为主向多品种、深层次加工为主转变。通过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科技引领企业发展,消除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
5.2.1 搞好高新技术研发和新品种选育
杨树品种、质量、生产效率、环境影响等问题已经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严重制约着我市杨树产业的发展。因此,把“科技兴杨”作为杨树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坚持不懈,抓出成效,使杨树产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轨道上来。
建立完善杨树科技研发体系。依托河南省和邓州杨树技术工程研发单位,建立健全国家、企业、个体相结合的杨树科技研发体系,采取相对固定与合理流动相结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使其真正成为杨树产业科技创新的源头与核心。在技术工程研发单位的工作中,苗木良种的培育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是杨树营林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适当引进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这样可以较快地取得优势品种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通过积极的消化与吸收,减少企业在技术和设备改进、消化和吸收中的盲目性。同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求生存,要建立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的专用育种基地和独立的品种资源库,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科学研究,进行工厂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经济效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