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将邓州申报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邓州市委、政府领导:邓州是豫、鄂两省边陲中心城市和文化重镇。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199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化名城以来,邓州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邓州各类文化建设越来越快。为了使邓州文化发展迈向更高层次,我们建议邓州尽快申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从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等几方面的优势,来探讨邓州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行性。
一、 文物资源
邓州市目前有近百处各类文物古迹,仅城区及周围就有国家、省、市各类文保单位22处。
**2处:1、邓州八里岗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重要田野实习基地,它的发掘曾当选为199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福圣寺塔,是重要的佛教名胜,1988年该塔地宫发现的金棺、银椁等国宝轰动全国。
省保单位3处:花洲书院,是宋代范仲淹任知州时修建的重要讲学场所。2005年重新整修开放后成为邓州城区一处重要文化景点。另外,还有汉华表、金元碑等古迹。
市级17处,其中吾离冢为邓国早期国王吾离陵墓,是研究邓国、邓文化重要遗迹。
除上述文物资源外,邓州目前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先秦时期的铜器、玉器、陶器。两汉时期画像砖、画像石等各类器物数千件。其中,邓州南朝彩色画像砖目前分别珍藏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博物馆,就很有代表性。目前邓州还有不少地上建筑,像邓州城区目前还保留一部分内外城墙和历史街区。可以说邓州数千件历代文物就是一部缩微版中国文化史,它们是邓州几千年厚重文化的见证,文物资源是邓州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首要条件。
二、 历史传统
邓州地处楚汉文化交汇地带,历史文化传统繁荣多样。目前以邓州中心的板头曲及大调曲子均已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走出了曹东扶、吴宗岑、宋光生等大批大调曲子及板头曲艺术家,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力。邓州越调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走出了石道玉等越调名家。邓州是曲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曲剧皇后”张新芳就是邓州人。另外,邓州还有稀有剧种罗卷戏等艺术资源。邓州文化茶馆遍布城乡,这是我国目前一种独特文化现象。邓州不仅有黄酒、小磨油等名优特产,还有胡辣汤等风味饮食。应该说在我国县级城市中有这么多历史文化传统资源,是十分少见的。这是邓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
三、 名人资源
邓州是河南省重要人口大市,自古以来就以人杰地灵著称于世。一个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果没有名人资源,那么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是很苍白的。在邓州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很多名人,他们是邓州文化发展见证。像东汉“二十八宿”中贾复、杜茂、刘隆;一代“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南宋名将王坚,明代贤相李贤、名臣李永茂,清朝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雍正帝师彭师抟,台湾知府高叔祥等。唐宋时期韩愈、寇准、范仲淹曾先后在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近现代以来涌现出文学家姚雪垠、语言学家丁声树、教育家韩作黎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南阳作家群主要成员周大新、周熠、秦俊等名家也都是邓州人。可以说名人资源也是邓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条件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的城市”。邓州目前保存的文物资源尤为丰富,在国内外很有影响力。笔者作为文化研究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考察过不少县级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后发现这些城市在文物资源以及保护方面并不比邓州有更大优势。有些城市仅满足了文物资源,而邓州除了拥有文物资源还有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等多项优势。我们认为邓州市已满足申报条件,且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可行性很强。我们建议邓州市委、政府尽快成立申报办公室,收集撰写相关论证材料,组织人员到国内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学习,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邓州早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支持,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