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不想消费啊,可上有老下有小,都没有保障,怎敢去消费?”过来聊天的邻居老李看到电视里正在报道要拉动居民消费时叹了口气。他消瘦的脸上透露出内心对消费的渴望与无奈。
其实在一家大企业工作的老李收入并不算低,但他仍然将大部分收入都存入了银行,尽管他知道这点钱对于保障他及家人未来的安全微不足道,而且还会贬值,但他仍然有些固执地这样做,他想这至少有点心里上的安慰吧。
老李是个孝子,时刻惦记着乡下60多岁的母亲,好在老人家知足长乐,身体健康。但他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暗中祈祷上苍让老人健康地安度晚年。因为他知道,这不仅是母亲的造化,更是他的福气。如果母亲生病,他不多的积蓄将很快会被消耗殆尽。
老李烟酒不沾,平常消费不多,家里最大的开支是用在他儿子身上的。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每月仅托儿费就在千元以上,他确实有些吃不消,但又无奈。让他不解的是,社会非常关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费用問題,但对于幼儿园的费用却鲜有人过问。在北京月托费超过千元十分平常,如果计算一下,这样的费用可是大大超过了大学的费用啊。况且,这仅仅是开始,今后还有许许多多的教育账单要他付。
老李没有想自己,也不能想自己,好在不到40岁,正值“黄金”岁月。但他明白,过不了几年他的身体也就会开始走下坡路了,他有些担心。因为他还有一个愿望想实现,就是能有一个大点儿的住房,接母亲来这里同住,以尽孝心。但他看着房子一天一个价地向上涨,他逐渐意识到,这个愿望正在成为泡影。
老李很普通,走在马路上没人会注意他。但他的不安与无奈,在百姓中却是非常普遍的。被称为“新三座大山”的医疗、教育、住房沉重地压在千千万万个老李的心头,喘不过气来。
多少年来,我们对挖山不止的愚公表示了敬意,上帝甚至都被愚公感动了。但这“新三座大山”何时能搬走?老李不能预测,政府也说在想办法,但他知道这需要时间,因此他只能自己“开源节流”,但工薪阶层的他无“源”可开,“节流”也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老李“节流”就意味着他不敢多消费,如果千万个老李都不敢消费,政府拉动消费的努力就会失败,我國的经济就不可能真正走向良性循环,就只能延续高额投入、低价出口的格局。这样,我國经济规模即使排名上升,从第四上升到第三甚至第二,也只是数字的变化。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仍然不可能自信地大声说话,即使说了,肯定也没有人会真正地听……
这些道理,老李都懂,但是想到摆在自己面前的那“新三座大山”,一種无言的惆怅便在老李的身上弥漫开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