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合伙人》剧照
华语电影市场在2013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带来这一现象的是执导《画皮》、《人再囧途之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的几位年轻导演。当中国电影市场变得越来越宽广,年轻导演、中等成本制作的影片逐渐成为这宽广市场上的生力军。但青年制造、多元创作是否能最终引导华语电影踏入良性的运营轨道?华语电影新生代力量如何把握自己的发展轨道?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思考。
日前,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近90位中外业界高层集聚,共谋华语优质电影的制作之道。
新生力量不可小觑
“上海电影节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看到很多新兴导演的作品,我感到很高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这样说。
本次电影节上,郭敬明带来了自己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小时代》,他坦言做导演让自己感觉像是在追梦:“每个人都有梦,我最初写小说的时候是在记录自己的梦,现在拍电影就是在创造自己的梦。不过,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要追求完美。”在谈到拍摄电影的初衷时,郭敬明说他的想法源自青春和激情。“电影可以让我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青春在电影中不会衰老,我们都会在电影中永远年轻。”
奥斯卡前主席希德·甘尼斯回忆起自己初次接触电影时的情景,依然非常兴奋:“我在很小的时候看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影片结束时我流下了眼泪,屏幕上的一切真的太奇妙了。”正是这难忘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希德·甘尼斯决定从事电影工作。“我鼓励年轻人,他们应该充满激情,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作品。”希德·甘尼斯说,他希望每一个有激情的年轻导演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不仅对中国电影事业意义重大,也是对世界电影事业的贡献。
继2007年担任金爵奖评委后,知名导演陆川此番再度结缘上海国际电影节,并担任亚洲新人奖的评委会主席。陆川表示,这次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推新人。“亚洲新人奖就是要推选青年导演和作品。对很多年轻导演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因此,我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与《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导演徐铮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导演赵薇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新人导演是比较草根的,初进电影行业时几乎没有任何资源,他们需要我们的支持。”陆川说。
“逆袭”好莱坞?创造力尚缺
万达集团收购美国AMC院线、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梦工厂合建东方梦工厂、小马奔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收购美国顶级特效公司数字王国、TCL集团冠名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收购国际领先的数字放映公司GDC……这几例并购案例,让一些人不禁畅想,现在中国资本“逆袭”好莱坞的时候到了。
但是对于此种观点,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王中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直言“逆袭好莱坞,那只是个梦”。在他看来,“逆袭”需要创造力和文化底蕴上的超越,但现在无论是想象力还是技术环节,中国都无法在短期内赶上好莱坞。
不仅如此,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之势仅流于账面上的数字,有钱但缺乏技术、人才等问题也是业内人公认的隐忧。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认为,中国缺少专业的电影人。“投资者把钱给了电影公司,如果这家公司令投资人赔钱,这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但很多中国的制片人觉得是应该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电影《月满轩尼诗》的出品人江志强分享了他对海外市场的认识:“中国电影在海外,受到全世界认同的就是功夫片,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动作明星一直很受关注。”
在本届电影节上,导演徐克获得“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组委会表示,此奖项授予徐克,是为表彰他在30多年的从影生涯中,不断将新创意、新想法、新类型、新科技带入华语电影,他多元而广泛的尝试未曾停歇,也因而不断改写华语电影史。
好电影应触及心灵
每届电影节,人们最关注的还是各位评委对于好电影的评判标准。霍伯认为,尽管参选电影、评委均来自不同国家,但他相信好的作品一定会在人文价值上达到共鸣:“评选电影时,我们不会有偏好。不管来自什么国家,参赛影片表达的都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作为评委会主席,我希望它们能够触及人内心最深处的东西。”
法国影评人米歇尔·西蒙主张从艺术角度去考量、评价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我看到了喜人的现象,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电影正以艺术的角度和方式呈现他们对于电影的热爱。”
除了变成人们娱乐消费的最大供应商和巨大利润的制造者外,电影是否还能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多的影响?曾执导过《华尔街》系列电影的导演奥利弗·斯通表示,电影是时代变化的产物。“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事件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即使是在以人物为主的影片中,事件也是推动人物走向的中心。作品的立足点应该是对历史的阐述和创作者思维的注入。”
美国导演泰勒·海克福德此番携新片《帕克》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他鼓励年轻导演不要急着拍摄长片,可以从拍摄短片开始学起。他本人曾于1979年拍摄短片《少年父亲》而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他认为导演不一定要有专业背景,但一定要有独特的个性。“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好导演,首先要真正热爱电影,其次要一直不断地拍下去。”海克福德说。 |
|